2016年8月1日「原住民族日」,蔡英文前總統代表政府,首次就400年來臺灣原住民族承受的苦痛和不公平待遇,提出正式的道歉,成為亞洲率先向原住民族致歉的國家,同時宣布設置「總統府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以下簡稱原轉會),並親自擔任召集人,與各族代表共同面對及對等協商的基礎上,持續推動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
原轉會自2016年12月27日正式展開運作,迄2024年5月止,歷經3屆,共召開21次委員會議、94場幕僚會議及超過百場的專案會議與諮詢會議,期間積極協助政府逐步推動原住民族歷史正義及轉型正義工作,迄今已還原許多被忽略的歷史真相,也累積豐碩的社會溝通成果,其成果包括原住民族土地正義的實現、完成蘭嶼核廢料貯存場真相調查與補償推動、亞洲水泥新城山礦場的協商調查、屏東縣來義鄉電塔用地補償、推動Skaru流域的多元史觀及和解、建立原住民族史觀並納入學校教育體系、推動原住民族語言正式成為國家語言、制定原住民族健康照護政策、促使修正礦業法並加入諮商同意機制等面向,都有具體重大進展。
有鑑於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的相關工作即將進入行政機關推動執行階段,在2024年5月10日原轉會第21次委員會議中,賴清德總統即裁示:「未來新政府會以適當形式賡續推動原住民族歷史正義工作。」總統府在2024年7月31日發布新聞稿,更進一步表示:「原轉會作為政府與原住民族溝通對話的平台,已完成階段性任務;但語言文化、深化自治、原鄉建設及族人權益保障等相關工作不會就此停止,後續將由行政院原住民族基本法推動會(以下簡稱原推會)在原轉會8年累積的成果基礎上,持續深化、推動原住民希望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