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鄒族

  • facebook icon
  • twitter icon
  • line icon
  • plurk icon
  • 列印
  • 回上一頁

族群影片

族群簡介

鄒族居住在臺灣中部中高海拔的阿里山山區,祭典有豐收謝神的小米收穫祭典(homeyaya)與彰顯彪炳戰功的凱旋祭(mayasvi)。

美麗的家園

鄒族(Tsou)居住於臺灣中部的玉山西南方,以嘉義縣阿里山鄉為中心,部分在南投縣信義鄉久美村,往南則因遷徙而到達高雄市那瑪夏區。鄒族的名稱是以自稱Tsou 為族名,語詞的意思是人。在鄒族的傳說中,大神哈默用楓葉創造鄒族人跟瑪雅人,再用茄苳的葉子創造平地人,並從玉山逐漸遷徙到現居地。鄒族分布在嘉義縣阿里山山區曾文溪流域、濁水溪流域的上游;有嘉義縣阿里山鄉達邦、特富野,與南投縣信義鄉久美的魯夫都群三大社。

鄒族在相關歷史資料中,早在十七世紀荷蘭人的紀錄裡,就已經有達邦、特富野部落的存在。十八世紀之後,鄒族與清朝之間互動逐漸密切,除了象徵性的進貢租稅給清朝外,也將土地租給漢人拓墾耕佃,並在林爽文事件中協助清朝防禦山區治安。當時,具有山產物資交易權利的通事吳鳳,因過度剝削交換利益而遭出草,被在清朝之後的日本政府放大渲染,成為政策宣傳的工具。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鄒族人與日本政府之間和睦相處,有兩個可能原因,其一為日本人初次到阿里山時,是獲得部落認可後才進入部落;其次是鄒族人認為日本人是洪水傳說過後,與鄒族人分散的兄弟族群瑪雅族(Maya),因而以接納、交流的態度面對。日據時代,鄒族部落領袖接受語文、醫療、農業等各方面的教育,並無與日本政府對立與反抗事件發生。

中華民國政府初期,鄒族因為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時期的政治牽連,折損部落的菁英分子。民國70年代(1980 年代)之後,鄒族積極投入社會運動,為原住民族爭取權利,像是拆除吳鳳銅像的反污名化運動,以及駁斥政府、社會對吳鳳神話的渲染與誤解。此外,早期民族分類上劃歸鄒族的卡那卡那富、拉阿魯哇族,過去因為相對於北邊的鄒族而被稱為南鄒族,兩族人因為具有獨立民族意識,經爭取後也在中華民國103 年(2014)成為卡那卡那富族與拉阿魯哇族。

生活圖像

1. 產業與飲食

鄒族傳統經濟生活有農耕、狩獵、漁撈與採集;農作物以小米、旱稻、地瓜、芋頭為主,蛋白質來源則是由狩獵所獲得的山豬、水鹿、山羊等肉品,加上鳥類、魚類肉品進行補充。近代由於觀光產業的發展,使部落服務業也成為新的產業,像是經營達娜伊谷生態保育公園、觀光山莊民宿等。農作產業則受市場經濟影響,也開始種植山葵、高山茶、愛玉子、水蜜桃等作物。

鄒族的竹筒飯相當有名,作法是將泡過水的糯米放入年生的桂竹竹節內,然後用火烤熟。一年生桂竹竹筒內的水分,可以讓米不容易烤焦,而且還可以有桂竹香氣。過去獵人上山打獵時,會隨身攜帶數十個竹筒,方便在森林中用餐。

2. 服飾

鄒族男女傳統服飾 男子皮帽上的數根羽毛彰顯勇敢英武 傳統服裝的使用材料,男性使用的材料以皮革為主,女性使用棉布、絲或綢緞布為主,顏色上常用紅、白、黑、藍等色,尤其是在男子盛裝時多穿著紅色。男子服裝有獸皮帽、胸衣、長袖上衣、獸皮背心、獸皮後敞褲、獸皮鞋等;帽飾具有重要意義,戴上獸皮帽代表成年,能夠承擔部落與家庭責任,盛裝時插上鷹、藍腹閑鳥、帝雉、鷲羽毛數根,彰顯勇敢英武。女子服裝有黑色頭巾、胸兜、長袖短上衣、長裙、護腳布。鄒族人按照年齡、身份穿著不同服裝,像是傳統領袖或征帥等具有勇士資格者,帽子前緣可以附加紅色紋飾帶,並用珠玉和貝殼片裝飾。捕獲過山豬的人,除了銅製手環與臂飾外,還可以穿戴山豬牙對圈的臂飾。

3. 藝術

◎揉皮鄒族在皮革揉製技術上相當純熟,經常利用狩獵獲得的獸皮來製作皮革衣物。揉皮前主要有剝皮、張皮、曬烘乾、去毛等動作,最後才是揉皮程序。剝皮是把獸皮從動物身上取下,並儘量讓皮革保持完整。張皮以竹、木棒將獸皮撐開,如此一來容易曬乾,製衣時不會有皺褶;同時還需要將皮上的脂肪刮除,以免獸皮腐爛。張皮後以日光曝曬或以火烤乾,防止獸皮腐壞。最後的揉皮由兩人一組,利用房子的橫樑或是樹幹,以相反方向反覆揉拉,或是將皮放在臼中以杵搗之,讓皮革柔軟。

4. 建築鄒族傳統建築以木、竹、茅草為主要建材,構築會所、家屋、棚圈三類建物。目前的家屋已多為鋼筋水泥或鋼構所建造,但會所仍以傳統建築方式存在。 kuba 是鄒族政治、教育及文化傳遞的中心

◎會所(kuba)鄒族的會所稱為庫巴,是高架的干欄式建築,為男性學習文化知識與狩獵、戰鬥訓練的地方。會所的建築材料以樺木、杉木為主要柱子,再用杉木板及竹材鋪設為地板,用茅草覆蓋屋頂。鄒族人會在會所旁及會所屋頂種植木檞蘭,是天神認得族人的標誌。

◎家屋(emo)鄒族的家屋以竹子跟茅草為建材,形式上有長方形、橢圓形兩種,家屋以中央火塘為中心,上方有棚架,可儲存物品與放置獸皮。家屋空間象徵兩性,有兩個出入口,面東之門定義為男子出入口;面西之門界定為後門,是女子出入口。家屋前方庭院有放置薪柴、獸骨的專屬空間,也是曬穀、祭祀的地方,屬於男性的空間;後院多為雞、豬舍,是女性的生活空間。

◎禁忌之屋(祭屋,emo no pesia)鄒族的禁忌之屋,早期位於家屋內左側,屋內設有火塘,專門煮食祭祀用的食品。屋中最重要的就是聖粟倉,是小米女神的臨時住所,禁止煮食魚類。另外,禁忌之屋是小米收穫祭的進行場所,也是巫師替族人治病的地方,並且是每家的精神象徵。日本殖民統治時期之後,禁忌之屋改遷至家屋之外,外型也比傳統形制小;因為建築位置移到屋外,部分家庭氏族的禁忌之屋,也成為軍神祭祀之處,並放置武器架。

祖先的規範

1. 親族組織

鄒族傳統上由數個父系家庭組成亞氏族(或稱世系群),具有共同的姓氏、共同耕作、共有河流漁區、共同進行小米祭儀,並且在大社中共同擁有家屋。家屋中有代表亞氏族的象徵性聖物:祭粟食與獸骨架。亞氏族是鄒族親屬關係中最基本單位,最主要私財產包括房屋(本家、分家、工作小屋、倉庫、畜舍)等都屬於亞氏族所共有,耕地與漁場實際上也屬於亞氏族。血緣相近的亞氏族則合為一個氏族,以最早確立的本支為本家,並以之為名。同一氏族的族人共有耕地與獵場,再分配給亞氏族。氏族是一個外婚單位,也就是同氏族族人不准通婚。

2. 家族與婚姻

鄒族為父系家族,子女皆從父居,與父系親族一同生活。婚姻方面,鄒族主要行嫁娶制,婚姻主權在家長。鄒族傳統文化中盛行「服役婚」,就是婚後男方要到女方家中義務幫忙一段時間,服役時間長短不一,有人只需一星期,有人則長達數年,目前這個風俗已不存在。

3. 大社、小社(hosa、denohiu)

鄒族是一個以大社認同為觀念的社會,由一個主要大社為中心,周圍由幾個分支的小社所分布圍繞,共同組成一個「大社」的觀念。大社是最早形成的聚居單位,因耕作關係逐漸在附近形成小社,但在政治、宗教、經濟等各方面仍以大社為核心。大社的政治中心為男子集會所「庫巴」,由部落首長家族管理。

4. 會所(kuba)

鄒族的大社,最重要的象徵就是男子會所,是部落內宗教、政治與經濟活動的中心。會所主要的用途有男子教育、部落會議、征戰集結、祭典訓練、狩獵社交等,是傳承教育、協商集結的場所,也是處理公眾事務的地方。會所不只是部落的象徵,也與年度中的戰祭儀式緊密結合,是鄒族重要的文化象徵。

風俗民情

鄒族信仰中,最高的神明是管理天地的哈默(Hamo)大神,也有粟神、稻神、土地神、軍神、天花神等各種不同領域的神(hitsu)。生活與超自然力量和諧存在時,凡事順利、農產豐收,因此族人藉由巫師跟超自然力量溝通,化解生活與超自然力之間的衝突。民國50 年代(1960 年代),鄒族普遍接受西方宗教,作物也由小米轉為稻米,傳統祭典也曾經式微;近年傳統祭典重新受到重視,並且成為凝聚族人的重要活動。

鄒族年間的祭典與小米的種植及收穫有關,每年收穫後會舉行小米收穫祭(homeyaya)。另外特富野與達邦兩個大社會在年中舉行凱旋祭(mayasvi,又稱戰祭),具有弔念過去歷史、祈求未來征戰順利與團結族人的意涵。

1. 小米收穫祭(homeyaya)

〈小米收穫祭〉祭儀舞蹈表演 小米收穫祭典在每年小米收割結束後進行,主要感謝小米神照顧農作物,並凝聚各家族間向心力。在每年小米即將收割的時候,各氏族長老會決定收成時間,並開始準備祭儀工作,像是釀酒、製作糯米糕、整理家族祭屋等,並以樁草/小舌菊防禦惡靈入侵。

祭典當天,各氏族長老及族人們以酒、肉、糯米糕等祭祀神靈,感謝農作豐收,並為家人祈福。

2. 凱旋祭(mayasvi,又稱為戰祭、團結祭)

凱旋祭祭典儀式活動 凱旋祭是鄒族的部落祭典,特富野社於每年春季的1 ∼ 3 月間舉行,達邦社則於秋季的8 ∼ 10 月間辦理。凱旋祭是祭拜天神跟軍(戰)神、司命神、被獵人頭之靈的祭典,目的在於紀念過去的戰爭,也祈禱未來征戰勝利,並拔除厄運與疾病。戰祭由各家族代表聚集於會所內,完成迎接天神與祭祀各神明後,繞行各家族世系群的禁忌之屋。鄒族人相信舉行戰祭時,天神與戰神會藉會所旁的赤榕樹降臨,因此參與祭典的成員會在樹前圍成一圈,吟唱迎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