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南族位於多族群交會的平原地帶,很早與外界文化接觸,卻依然持續維繫傳統文化與生活。卑南族社會有嚴謹的年齡階級組織與會所制度;巫法之術(靈術)高強興盛,名聲遠播於各民族之間。卑南族現今尚存之年度慶典有「小米鋤草完工慶」、「小米收穫祭」(感恩海祭)、「少年年祭」(猴祭)、「年祭」(大獵祭)等,其中以「年祭」的規模最大。
卑南族(Puyuma)自稱「puyuma」,歷史上又有「彪馬」、「漂馬」、「普悠馬」、「普悠馬」等音譯寫法,源自臺東卑南鄉南王部落(Puyuma)的名稱。為避免卑南族與南王部落同語詞的混用情形,近年有族人提倡以「比努優瑪樣」(Pinuyumayan)來作為卑南族新的族稱,以區別族稱與部落名。
卑南族的起源有「竹生」、「石生」兩種說法,「竹生」傳說以卑南社為中心,「石生」傳說以知本社為中心;各部落也是由卑南、知本兩社為核心,經遷徙居住後發展出其他各個部落。卑南族十七世紀以前就是強盛的民族,民族威望在卑南王時代達到顛峰;傳說卑南王雄盛之際,曾領導東部各族群72 個部落,影響力北到今花蓮玉里、南到屏東恆春,是各部落尊敬的領袖人物。
十八世紀時,有一部分氏族遷居恆春半島,並順利在當地發展,將民族勢力又往南推進,稱為「斯卡羅」(sukaro),排灣語中有坐轎子的、被抬的人的意思。十九世紀末期進入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卑南族在民族文化分類上被稱為「Pinuyumayan」,因為主要有八個部落,又被稱為「八社蕃」。目前卑南族同樣以臺東平原的臺東市、卑南鄉一帶為核心,少數居住成功鎮與太麻里鄉,主要部落有臺東市的知本(知本里)、建和(又稱射馬干,位建和里)、南王(南王里)、寶桑(寶桑里),卑南鄉的利嘉(古稱為呂家望,位利嘉村)、泰安(古稱大巴六九,位泰安、太平村)、上賓朗(又稱為阿里擺,位賓朗村)、下賓朗(又稱為檳榔樹格,位賓朗村)、初鹿(又稱為北絲鬮,位初鹿村)、龍過脈(又稱為明峰村)、班鳩(已遷併入初鹿)等。目前,也有不少族人離開東部到都市發展,活躍於各領域之間。
1. 產業
卑南人最早的農作物為小米,後來才有禾、麻、菽、麥等作物的出現。水稻耕作技術與器物,在十八世紀由卑南王Pinadray 引進,讓農業生產與技術興盛一時。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水稻受到政策鼓勵與支持,耕作面積大量增加。民國50 年代(1960 年代)之後,部分作物則轉為釋迦與荖葉等經濟性作物。
2. 飲食
卑南族傳統主食為農業產物的粟、旱稻、甘薯、芋頭等,狩獵獲得的動物肉類以及河川魚貝類,提供了蛋白質的來源。卑南族人在慶典時,食用以月桃葉包裹糯米粉糰、鹹豬肉做成的月桃小米、糯米粿粽,是卑南族傳統食物的代表。檳榔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零食,也是祭祀時的重要物品。
3. 服飾
卑南族人製作衣服以麻為製作材料,傳統織布顏色鮮豔,以紅、黃、綠等顏色,夾雜黑、白兩色來凸顯多層次的菱形紋路,並搭配細緻的十字繡花形紋。卑南族的不同服裝,區分出不同的性別及年齡階級,不僅強化社會身分認同,也表現民族內分明的社會關係。男子服裝按年齡階級區別,以青年服飾最為華麗,分為上衣、黑短褲、套褲、檳榔袋、腰袋等部分,盛裝時還可佩刀並配戴琉璃珠或銀飾。適婚年齡的少女服裝最為漂亮,有頭巾、上衣、肚兜、腰裙、綁腿等。傳統領袖、祭師在盛裝時,另有羽冠與肩袋;女靈媒(巫師)則另有肩飾,凸顯其身分之特殊性。卑南族人在祭典時,會編織花環給族人,或者是為會場中的來賓戴上。進入成年會所服役期的男子,只能戴上蕨類的草環(守喪者亦同)。成年及除喪儀式完成後,即可戴上漂亮的花環。慶典活動中獲得越多花環的人,表示友誼與社交關係良好,也成為祭典中最讓外賓印象深刻的飾品之一。
4. 編織
卑南族人擅長以藤或竹來編織器具,用方格編、人字編、六角編等技術,編織出質量輕巧的生活用品,像是藤籃、藤包與背簍等實用物件。月桃葉編織的蓆子冬暖夏涼,是日常躺臥休息常用的編織品。竹器則取其輕薄強韌的優點,製作竹杯、煙斗與捕魚獵獸陷阱等器具。
5. 建築
卑南族的傳統建築屋舍,包括住屋、會所與祖靈屋等,其中男子會所為高架的干欄式建築,具有東南亞文化的風格。卑南族的建築按照使用權限,可以分為公有、私有兩種類別,公有建築類包含會所、祖靈屋、瞭望臺,私有建築類有住家、穀倉或女巫師專用的祖靈屋。
◎住屋住屋是以茅草蓋頂、竹片為牆的長方形建築物,出入口在長方形兩邊長面開兩個門,短邊兩面則開窗戶通風。房屋內部編制,沿著四周牆壁製作編床,家屋前方則設有爐灶,由三塊石頭砌成。後牆角則做為穀倉,放置杵臼等農具。傳統家屋規模大小受到屋主社會地位影響,部落領導人的直系家族最大,旁系血親與民家較小,新成立的家屋則最簡約。
◎會所卑南族有嚴謹的年齡階級制度,男子在12、13 歲時開始進入會所生活,接受體能、狩獵等教育訓練,直到結婚時才離開。會所按照年齡階級可分為少年與成年會所兩種。少年會所高約兩層樓高,以樓梯進出,起居室有傘狀茅草屋頂,外圍有圓形走廊連接出入,各起居室中央為火爐。青年會所為長方形建築,是以茅草蓋頂、竹片為牆的橢圓形建築物,內部為竹床,室內中央同樣有取火用的爐灶,是會所最重要的位置。 成年會所 少年會所
◎祖靈屋 宗家祖靈屋 祖靈屋是氏族祭祀場所,祖先祭祀與生命禮俗很多都在祖靈屋內進行。傳統祖靈屋以竹為壁、以茅草為頂,內有祭臺、爐灶等宗教設施。卑南族的巫師法力頗負盛名,主要為人治病、驅邪與祈福,也發展出女巫師專用的祖靈屋。女巫師的祖靈屋,多半坐西朝東,以屋內東北方位最神聖,並設有神位。
6. 音樂跟歌謠
卑南族的音樂幽雅、節奏明確,再加上歌詞具有敘事內容,歌曲整體呈現比較強烈的詩歌意境。卑南歌謠按照功能分類,可分為:
◎祭儀歌謠卑南族的祭儀歌謠主要在祭典時演唱,根據部落不同的角色與身分,有各自的演唱歌曲,像是屬於男子的猴祭、大獵祭、年祭歌謠,以及古老悠遠的〈出草敘事歌〉等。
◎休閒工作歌謠在工作或聚會時演唱,像是屬於婦女工作團的〈工作歌〉。
◎社會時代歌謠卑南族音樂文化活力旺盛,創作歌曲推陳出新,也帶動許多族人投入演藝工作,並在演藝界佔有一席之地。像是卑南族歌謠之父陸森寶、胡德夫、陳建年、紀曉君、張惠妹、陳明仁、桑布依(盧偕興)等人。
7. 舞蹈
卑南族的舞蹈反映了男女、年齡角色的差異,跳舞時需嚴守個人社會的舞步。卑南族在不同儀禮中有不同的儀式性舞蹈,像是猴祭進行時跳的舞步,勇士手持盾牌、表現英勇的舞步(又俗稱盾牌舞步),以及具有感恩賜福、守護部落意義的「精神舞步」(又俗稱為勇士舞、戰士舞)。
8. 語言
卑南族語言因部落區位影響族群接觸經驗而有些微差異,像是南面知本部落,受排灣族、魯凱族語影響而濃濁音明顯,北面的卑南部落則受阿美族語發音方式影響,且因與漢人互動頻繁,而能流利使用俗稱臺灣話的福佬漢語。
卑南族的政治領袖、祭司與巫師,在不同領域扮演專業角色,以維繫部落的政治、儀禮與疾病醫療等生活照護需求。卑南族男性社會關係表現在年齡階級與會所制度;婚姻家庭以母系大家族制為原則,重視母系家系傳承的本家、宗家觀念。近代受社會環境影響,親屬制度轉為偏向父系運作的模式。
1. 親屬組織各家族中擁有共同祖先者,屬於同一宗族;宗族中傳承久遠,並且有家氏的稱為「大宗本家」;由本家分出,自家也有分家者,稱為「小宗本家」;由家中分出尚未有分家者,稱為「分家」。每一宗族中通常只有一個大宗本家,跟十幾個分家。同一祖先的宗族,屬於同一氏族,以知本社為例,有三個氏族,每個氏族有共同的祖廟、共同的親族首長,也有共同的會所,氏族的領導者也代表參與部落的事務。
2. 婚姻制度卑南族的傳統婚姻制度中,家族氏名與家屋財產由長女繼承,居住方式由男子入居女方家庭,在民族的社會文化分類上,稱為母系社會。目前,傳統從妻居的婚姻方式已經相當少見。
3. 部落制度卑南族部落內傳統政治領袖為ayawan,負責協調部落中的重大事件,並領導部落的獵首與征戰行動。祭司(rahan)掌管祭祀禮儀,由男性擔任,是祭典儀式中的領導人物。祭司必須熟知曆法、氣象與歷史,並且懂得傳統歌謠與舞蹈,作為部落傳統農耕與生活之指引,被認為是博學多聞的賢能之人。巫師(na temaramaw)男女皆有,凡是有疾病者,族人都會請巫師施法、作法,以恢復健康。
4. 年齡階級與會所卑南族的男子,12、13 歲就要進入少年會所集體住宿,開始進行嚴格的訓練,包含體能與知識訓練,時間長達六、七年之久。17、18 歲時,卑南少年由少年會所轉入成年會所,進行更進一步的技能訓練。進入成年會所後分為四到五個階級,成員們需要服從資深的長者,負擔較多的勞務工作,並學習競走、摔角、野外求生與狩獵等技能。民國80 年(1991 年)卑南族也意識到傳統文化的重要,知本、初鹿與南王分別在部落蓋新會所、成立青年會與文化工作協會,辦理歷史尋根與母語復振工作。
卑南族傳統信仰中認為四處都存在著神靈(biruwa),包含大自然的神、天地之神、四方之神、造人之神,以及祖先與死者之靈等。神靈又分為善靈與惡靈,在進行耕作收割與狩獵前,卑南族人都會告知神靈,以表示尊重與敬仰之心。除了自然界的神靈之外,祖靈則影響個人禍福、運勢,族人在祈福與祭祀時,也會祭祀祖靈。卑南族巫師的法力相當高強,威名遠播到鄰近其他民族與地區。
卑南族巫術中盛行占卜行為,由自然環境的表象徵兆,來預測機會與發展,占卜方式以夢兆與鳥占為主。卑南族人除有傳統信仰外,也信奉漢族信仰與西方基督宗教,三種宗教同時存在於現代生活當中。民國70 年(1981 年)之後,因為傳統祭典的恢復辦理與振興,使得傳統宗教信仰觀念又再度受到重視與討論。
卑南族傳統信仰中的祭典活動有兩大類:一是農業相關的歲時祭儀,像是小米收割祭、婦女除草完工慶等;另一是按照個人生命歷程而進行的生命禮俗,像是猴祭、大獵祭等。卑南人年中例行祭儀活動有
1. 國曆3 月為「婦女除草完工慶」;
2. 國曆4 月有「祖先登陸與發祥地祭祖」活動;
3. 國曆7 月為小米收穫祭;
4. 國曆12 月有年祭(猴祭、大獵祭)的祭典。
1. 婦女除草完工祭典與活動卑南族婦女,因為農事而組成除草團體,3 月農事完工後會辦休閒活動。活動由女巫師以琉璃珠祈福,之後婦女邊跑邊敲擊銅罄,同時呼喊著口號到成年男子放置荖葉藤的地方取荖葉藤,這是由部落男子準備的禮物。之後婦女帶著荖葉藤跑回會場,象徵心手相連的團結。回到部落後則接續進行會餐、趣味競賽與各式活動。
2. 祖先登陸與發祥地祭祖 卑南族婦女的除草活動 卑南族知本、建和部落,每年4 月會由祭司與女巫師帶領族人,到祖先登陸地進行祭祀歷代祖先的儀式,典禮簡單莊嚴,卻具有慎終追遠的歷史文化意義。
3. 小米收穫祭小米收穫祭以家族為單位,舉辦為期3 到7 天的活動。祭典的前一晚,祭司會進行夢占預測與驅邪儀式。收穫祭當天早上,由獲得好夢的婦女在小米田中擺設含有三顆琉璃珠的檳榔祭品,之後割下小米穗蓋在含珠檳榔上,再割下一束小米穗帶回到祭司家中,並由祭司高綁在竹竿上。部落族人看到祭司家前庭竹竿上高掛著小米穗,就知道收割祭典儀式已經結束,可正式開始進行收割工作。
同時,部落也會舉辦各項文化活動,有些部落會在會所廣場搭鞦韆架,據說鞦韆盪的越高,隔年的小米會長的更高、更多,具有為農務耕作祈福的意義。 卑南族以盪鞦韆的活動避免小孩干擾祭儀,現已成為其獨特的文化活動 4. 年祭卑南族最盛大的部落活動為「年祭」,是舊年尾、新年頭之間的活動,是包含「猴祭」、「大獵祭」等各項活動的總稱,前後為期將近三週的時間,屬於卑南族最盛大的祭典活動。
年祭中的猴祭是訓練少年膽識的活動,大獵祭則具有野外求生、部落出草的意義,也代表青年已擁有可以守護家園的能力。慶功與除喪則是活動結束後的歡聚,以慰問當年度有親人(不分男女)過世之家屬。年祭的活動因為規模盛大,活動前部落內的族人就需要編織花環、準備食物與釀酒,部落周圍也設立路障,防止惡靈侵入,同時整修會所、設立祭壇與刺猴祭壇。近年並發展出聯合年祭,成為各部落交誼與凝聚民族意識的重要活動。
◎猴祭猴祭舉行時間通常在年底12 月下旬之初,當天少年手持長茅槍刺殺猴子,主在培養少年膽量。傳統猴祭在刺猴儀式前一晚,青少年會赤裸上身、臉上塗抹炭灰,手拿芭蕉葉到各戶家中驅除邪魔。隨著時代與社會環境的變遷,目前刺猴儀式已改變為使用草猴來代替真猴。
◎大獵祭大獵祭是卑南族一年一度的狩獵與獵首行動,男性之成年儀式與大獵祭密切相關,男性須經過大獵祭的洗禮,才能完成晉級。如今大獵祭已改為定點活動,於12 月27 日至31 日連續舉行三天,主要在野地紮營、捕捉獵物,由老人教導野外求生與狩獵技巧。
活動結束時,部落婦女會在部落外用竹子搭建凱旋門,並在凱旋門前等待。男子回到部落後,由婦女為其更換禮服,眾人歡聚慶功,並慰問當年度有親人(不分男女)過世之家屬。
◎聯合年祭卑南族各部落自民國71年(1982)開始,逐漸發展出「聯合年祭」的活動,舉行時間不定,由部落聯合會議決定,並由卑南族各部落輪流舉辦,內容包含表演歌舞、競賽活動等等。從部落各自舉行年祭轉為輪流聯合辦理,此制度已發展成為凝聚全族人的重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