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噶瑪蘭族

  • facebook icon
  • twitter icon
  • line icon
  • plurk icon
  • 列印
  • 回上一頁

族群影片

族群簡介

世居宜蘭千百年的噶瑪蘭族擁有蘭陽平原土地的主權,自由自在的群居靠近河流與海邊的土地上,噶瑪蘭族人濱海而居,早期住屋為高架的干欄建築,具有古東南亞文化的特徵。噶瑪蘭族人透過航海進行交換貿易,十九世紀末期受「加禮宛戰役」影響,族人隱匿於阿美部落超過一世紀。噶瑪蘭族族人近年發起民族正名運動,於中華民國91 年(2002)公告認定為臺灣原住民族之一,稱為噶瑪蘭族。工藝方面,噶瑪蘭族目前仍保有編織香蕉絲的技術,非常具有特色。

美麗的家園

噶瑪蘭族(Kavalan)自稱為kavalan,意思是平原的人類,自認有別於居住山林地區的泰雅族。傳說噶瑪蘭族人最早由南方島嶼,途經地名為Sanasai的地方後遷入臺灣,落腳於蘭陽平原,十九世紀初開始遷居到花蓮臺東海岸。噶瑪蘭族原來在蘭陽平原共有30 多個部落,十八世紀末漢人開始進入蘭陽平原;十九世紀清朝設立行政區「噶瑪蘭廳」,並以「加留餘埔」制度保障部落土地。不過,社會與生態環境的改變,仍讓不少噶瑪蘭族人從蘭陽平原,乘船南渡到達花蓮平原落腳,形成以加禮宛社為核心的大、小六個部落。清朝因執行開山撫番政策,勢力進逼花蓮平原,侵擾噶瑪蘭族人生活。

光緒4 年(1878)噶瑪蘭族人與撒奇萊雅族人聯合,武力反抗清國勢力。「加禮宛戰役」後,噶瑪蘭族與撒奇萊雅族勢力銳減,部分族人流散至東海岸,或隱居於阿美族部落內。噶瑪蘭族目前以宜蘭縣壯圍鄉奇立板、貓里霧罕、五結鄉加禮宛、流流、利澤簡等社,花蓮縣新城嘉里村加禮宛、豐濱新社村新社、豐濱村立德,臺東縣長濱鄉三間村的三間厝、樟原村、大峰峰(又稱大尖石)為主要分布地。噶瑪蘭族人從民國70 年代(1980 年代)開始,就向社會表達希望政府能夠尊重噶瑪蘭族人存在的主體性,爾後於民國91 年(2002)列為政府公告的原住民族之一。

生活圖像

1. 產業與飲食

噶瑪蘭族以農作、漁獵為主要的經濟生活,傳統作物以地瓜、芋頭、水稻、陸稻為主。農業生產之外,也搭配採集海菜、貝類等海中食材。狩獵為男性的活動,在每年10 月至隔年3 月之間進行。狩獵者在狩獵進行前,會先用檳榔、香菸、酒與動物內臟進行祭祀,祈求山神保佑豐收,主要獵物為果子狸、水鹿與山豬等。每年春天莿桐樹長出新葉時,族人就開始整修漁船、漁具,等待莿桐花開的4 至9 月之間捕捉飛魚。

2. 貿易交換

噶瑪蘭人善於航海與貿易,十九世紀以前,住在蘭陽平原的噶瑪蘭族人,會將生產的米糧利用舟船運輸,往北到基隆、臺北交換物資,或往南到花蓮平原交換黃金,或在海上與外國商船交換布、鐵鍋與裝飾品等。這些貿易交換的痕跡,都在史前考古文物中可以看的到。

3. 服飾

噶瑪蘭族男女傳統服飾 獨特的香蕉絲方布技術 十九世紀末期,馬偕傳教士進入蘭陽平原傳教時,蒐集了一些噶瑪蘭族傳統服裝,有麻棉毛製造的織花長衣、綴珠垂鈴腰裙、頭飾等,是結婚時新娘穿戴的服飾。十九世紀的結婚服飾,以挑織的紅、藍、黃三色菱形、米字、曲折形與八瓣花葉形紋路為主。目前常見的傳統服裝形式,上半部是方衣系統,用兩幅布縫合而成,下半身則以一塊布料裹身,以黑色、白色為主,年長者則為全黑打扮。噶瑪蘭族還有製作香蕉絲方布的技術,香蕉絲適合男性於熱天時穿著,也可以製作背袋、檳榔袋等配件。

4. 建築

噶瑪蘭族傳統家屋 噶瑪蘭族早期的住屋建築屬於半開放空間的高架建築,稱為干欄式建築,可隔絕蛇、鼠、瘴氣等影響生活的環境。干欄式的高架屋建築,廣泛出現在南島民族分布的建築中,具有東南亞古文化的建築特色;其主要出現在阿美族、鄒族、卑南族的公共會所與穀倉建築中,只有在噶瑪蘭族與凱達格蘭族(平埔族),住屋建築採用干欄式建築。噶瑪蘭族部落生活的環境屬於近河川的小型集村,外圍常種有竹林圍住部落,作為空間區別與防風、防禦之用,宜蘭的五結流流社、加禮宛社,今日還能看到這樣的部落風情。另外,於宜蘭舊部落所見的大葉山欖,近年移植至花東的新部落,作為紀念故鄉的象徵標誌。

5. 歌舞

噶瑪蘭族的歌謠在蘭陽平原時,有噶瑪蘭與哆囉美遠兩大風格;到達花蓮平原後因與阿美族人接觸頻繁,進而吸收了阿美曲風;部分也有日本東洋曲風與漢語流行曲風的加入。噶瑪蘭族歌謠按照功能,可略分為儀式性歌謠、休閒工作與社會歌謠三類。

◎儀式性歌謠主要為巫師替人治病時所吟唱的歌謠,祭師進行隆重且重大的少女治病儀式稱為kizais,整個過程包含一套儀式歌曲,用來召喚祖靈、治療與送靈。這些歌曲包含〈呼喚祖靈之歌〉、〈取靈絲〉、〈作法〉、〈病癒〉、〈敬拜神靈〉、〈送走神靈〉,主要風格屬於有節形式風格,緩慢重複的曲調中,專注誦唱具意義的咒語詞句。

◎休閒工作歌謠工作休閒歌謠包含工作、休閒時唱的歌曲,有〈慶豐年〉、〈搖籃歌〉、〈打仗〉、〈慶功會歌〉等這些古老噶瑪蘭曲風的歌謠;以及以阿美族、東洋曲風為底,加上噶瑪蘭族語為歌詞的即興歌謠,像是〈懷念故鄉〉、〈捕魚歌〉、〈採野菜〉等。休閒工作歌可以因為歌唱對象、場合的改變,加上演唱者的心情而有各種即興變化,主要風格是吟詠轉折豐富的前倚音。

◎社會歌謠 歌謠的傳唱經常伴隨著舞蹈 社會歌謠常引用阿美族曲、日本曲或新創曲,搭配噶瑪蘭族語的歌詞,用以抒發感情、激勵族人,或表現時代精神。民國73、78 年(1984、1989)花蓮新社的族人返回宜蘭探訪老部落,把阿美族歌曲改編成〈祖先的部落〉、〈回宜蘭〉;將日本歌曲改編成〈歡迎歌〉、〈戀歌〉、〈離開故鄉〉;也有重新創作的現代民歌,像是由潘金榮先生所做的〈咱們噶瑪蘭人要起來〉,其因具激勵噶瑪蘭人認同族群文化的元素,而成為民族歌謠的代表。社會歌謠由於吸收不同民族/時代的曲風,並以歌詞表述生活事件與社會議題,因此成為具有時代意義的歌謠。

祖先的規範

1. 母系婚姻傳統的噶瑪蘭族社會屬於母系社會,男性於成年結婚後隨同妻子居住,並以家中女性長者為尊。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花蓮地區的噶瑪蘭族人,仍以民族內的通婚為主,民國60 年代(1970 年代)開始後,與其他民族之間的通婚比例逐漸增加。

 2. 部落組織噶瑪蘭族中年以上的男性稱為長老,由長老共同決定部落內重要公眾事務,並由傳統領袖擔任召集人,也負責對外聯繫與執行。長老制度肩負部落內外溝通、聯繫的任務,像是文化傳承、祭典舉行,以及行政部門與部落之間的公共議題協商等,都是由長老們與傳統領袖共同討論後決定。

3. 年齡階級年齡階級制度是維繫部落的重要力量,按照年齡分為不同階級,負責統籌規劃與執行部落各項事務。像是在新社部落的男性族人,早期會依照年齡階級進行插秧、除草、收割等農務分工;目前在豐年祭典辦理時,各年齡階級也負責祭典中的各項準備與執行工作;平時則以勞務分工、部落服務為主要精神,除分為老年、青年之外,也加入婦女組。

風俗民情

噶瑪蘭族人相信萬物有靈的觀念,並在靈魂的觀念中分為善靈、惡靈與自然靈。噶瑪蘭族人萬物有靈的觀念發展出產業祭典、祭祖儀式(palilin)以及宗教醫療,這些儀式都由祭師(metiyu)主持進行。十九世紀末期,長老教會的馬偕傳教士,一面在北部行醫,一面進行傳教工作,當中多次深入噶瑪蘭族部落治病、傳教。噶瑪蘭族人被馬偕牧師的真誠熱情感動,除改信基督宗教外,還以馬偕的「偕」為姓氏,感念其奉獻精神。二十世紀開始到現在,族人也因為天主教傳教,以及長年與漢族從事漁業活動的關係,使得族人的信仰呈現多元宗教並存的現象。

 1. 海祭(sepaw tu lazing)

在海邊祭祀祖靈的〈海祭〉儀式 春夏之間噶瑪蘭族人會進行海祭。進行海祭的時間各部落不一,新社約在3、4 月飛魚季前;樟原、大峰峰部落約在7 月;立德部落則是在8 月豐年祭典前。海祭當天上午,長老會在海邊祭祀祖靈,以豬心、豬肝、里肌肉獻祭給海中之靈與祖靈。青年男子則帶著漁具跟竹筏,在大海中捕抓魚蝦,上岸後在岸邊將豬肉、魚蝦與野菜烹煮,與族人共食後完成祭典。

2. 豐年祭典(gataban)

gataban 屬於農業祭典,用意是感謝上蒼、神靈與祖靈保佑一年來農作順利與豐收的慶典。以新社部落為例,近幾年來舉行的時間為8 月中旬以前。祭典前,傳統領袖會開會討論日期、期程與年齡階級工作;祭典進行時族人盛裝出席,祭司則穿著全黑的衣服,開始後青壯年人與婦女圍繞長老者歡樂唱歌與跳舞。

3. 祭祖儀式(palilin)

祭祖 噶瑪蘭族人的神靈觀念中,祖靈具有很重要的地位,palilin 是新年前夕全家團圓祭拜祖先的儀式,旨在祈求來年順利。祭祖儀式上分為Kavalan 人跟Dopuwan 人的儀式,在使用的祭品與儀式開放性上各有不同之處。 Kavalan palilin 在接近新年的農曆12 月底前舉行,當天晚上由長者招請祖靈後,使用紅酒、白酒、年糕等祭品,由家人輪流祭祀。 Dopuwan palilin 的祭祖儀式則相對具有私密性,屬於家族內部的儀式,在農曆12 月底前舉行。儀式由女性長者在當天上午進行,先將家庭對外的大門關起,儀式過程的祭品除了紅酒、白酒、糯米飯外,還有公雞內臟。祭祖過程是由長者帶領家人輪流招請祖靈,將祭品公雞內臟─胃、肝、心,一件一件放於香蕉葉上進行祭祀,儀式完成後,就將祭品移動至廳門樑柱上。上述兩個族群雖然在時間的洪流中逐漸融合為噶瑪蘭族,但每當除夕前進行祭祖,兩個族群所舉辦的儀式在在顯示出噶瑪蘭族人內部通婚混血的情形,至今日,族人仍可靠著儀式痕跡辨識出族群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