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地理分佈

  • facebook icon
  • twitter icon
  • line icon
  • plurk icon
  • 列印
  • 回上一頁
  • 上線日期:2017/12/29
  • 更新時間:2018/01/10 10:16:59
  • 點閱數: 25163

19世紀平埔族群的島內大遷徙

    平埔族群在17-18世紀的地理分佈、部落名稱,迄19世紀後開始鉅變。移臺漢人,在嘉慶年間,丁口已近2百萬;平埔族群以數萬之軀、守千里之地,人數上是兩極的對恃。當平埔族群原居的土地開始流失、轉移到漢人手上時,平埔族群的生活空間縮小,食物供應減少,人口的生息孳養也日益無力;在生存壓力下,平埔族群展開了各種因應行動。

18世紀中葉,平埔族群在逐漸成形的清代族群政策導引下,主動或被動的移居土牛線界,成為清廷守邊的主力。19世紀中葉,臺灣史上最為人熟知的族群大遷徙次第展開,此即西部平埔族群大範圍、主動性的集體移動。中部平原的道卡斯、巴宰、拍瀑拉、巴布薩與洪雅等族,曾經集體翻越中央山脈,進入蘭陽平原;其後,中部各族更大規模的移動,則是有計劃的遷入埔里盆地。至於南部的西拉雅、馬卡道等族,不是遷移到高雄、屏東山麓地帶;便是順沿楠仔仙溪、荖濃溪,深入中央山脈;或繞道恒春、臺東,散入花東地縱谷與海岸地帶。蘭陽平原的噶瑪蘭族,也在同時往南進入花蓮平原北段。二十世紀初的族群空間分佈,已經更為零散化與多元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