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族主要居住在南投縣魚池鄉伊達邵部落和水里鄉大坪林聚落,其中伊達邵部落至今仍然嚴謹地遵循傳統祖靈信仰,傳統祖靈信仰以Ulalaluan(祖靈籃)為供奉對象,具體象徵祖靈之存在,並且供奉於各家戶內。邵族的傳統祭祀體系主要分為農曆3 月的播種祭、農曆7 月的狩獵祭及農曆8 月的祖靈祭等重要祭儀。農耕祭儀反應出早期農業生活的節令和族人之生活型態;狩獵祭時,族人會以白鰻造型的麻糬做為祭品,體現出重視狩獵、漁獵的生活文化;一年之中又以農曆8 月份的祖靈祭最為熱鬧莊嚴。
邵族的族名Thau,源自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日本學者引用邵語稱呼「人」的「Thau」做為邵族的族名。相傳,邵族祖先原居於嘉南平原一帶,因狩獵過程中進入中央山脈,獵人無意間發現罕見的白鹿,經過數天的追逐而到達現今的Puzi(土亭仔),白鹿即躍入日月潭,邵族祖先因此停留,發現了此地魚類豐富,土地肥沃,是個適合耕作和獵漁的新天地,所以帶來族人在這裡定居下來。日月潭地區的邵族人,以Lalu(舊稱光華島、珠仔嶼)為最高祖靈地,清領時代日月潭周邊地區都稱為「水沙連」,有頭社、水社、猫蘭社、審鹿社、埔社、眉社等社群,合稱為「水沙連六社」。
清領時代兩百多年間,邵族勢力因漢族移民尋找土地、政府屯番與開發山林政策的影響,大量湧入漢族,邵族人原有的勢力被分割與擠壓,逐漸失去在水沙連地區的影響力。日本殖民統治時期,部分邵族人仍住在頂(頭)社、內凹仔社、石印社、水尾社、水社、猫蘭社等部落;後來興建日月潭水庫發電工程,水庫淹沒區的族人被強制遷移集中到卜吉社(現今伊達邵部落)居住;同時期也因為日本政府推動日月潭旅遊,邵族觀光與杵音表演成為廣為人知的「臺灣八景」之一。
中華民國政府時期,日本政府的禁制令解除,大量漢族移入居住和做生意,人口日漸增多,政府以改善生活品質為理由,在民國72 年(1983)間實施市地重劃,邵族人土地和生活範圍大幅被分割、徵收,更多商業財團進駐收購土地、建立飯店,世居於此地的邵族人,面臨漢族與財團挾帶商業優勢的競爭。邵族傳說祖先來自嘉南平原與阿里山附近,在民族分類上曾經被歸類為鄒族,但是在語言、宗教、生命禮俗等方面,兩族有很大的差異;邵族人爭取以「邵族」作為族名,經過長期的爭取推動後,在民國90 年(2001),政府承認邵族為臺灣的第十個原住民族,獨立稱呼為「邵族」。目前邵族人居住在南投魚池鄉伊達邵部落(日月村)與水里鄉大坪林聚落(頂坎村)等地,也有不少人遷居臺中、臺北等都會區。
1. 產業與飲食
因為邵族與外界其他族群接觸得早,農耕時期即種植「旱稻」、「水稻」之作物,成為族人之主食,其次為蕃薯、芋頭、花生、玉米及周遭環境隨手可採的野菜、野果。邵族男子除了以狩獵為主,漁獵更是部落和家庭重要之食物來源,日月潭魚類產量非常豐富,當族人捕獲大量的魚、蝦時,會以醃漬方法來保存,因此也成為邵族傳統特色食物之一。現今,伊達邵部落是一著名觀光地區,邵族人已無從事農耕生活,除了自家菜園和季節性竹筍等作物採收之外,大部分主要從事觀光、餐飲等商業活動。
2. 服飾
邵族男女傳統服飾。(女子手持木杵) 邵族在清領時代時,就以織縫「達戈紋」花布聞名而被記載於清代《皇清職貢圖》中。達戈紋是麻線加上狗毛織成的布匹,之後受到貿易交換的影響,轉為採用棉布等容易取得的布料。邵族男性傳統服裝衣材由皮革、麻布、樹皮等製成,男性服裝有皮帽、頭飾、胸掛、無袖上衣、腰裙、長套褲、皮革鞋等。女性服裝以麻布、棉布為原料,女子服裝包含頭巾、有袖上衣、胸衣、腰裙、腰帶、膝布及花草製作的頭冠。邵族服裝顏色以深、淺褐色、藍色、灰色與黑色為多,圖案表現上多為幾何形花紋。
3. 工藝
◎造船早期邵族人會以整棵樹幹刳空來製成獨木舟,主要作為部落對外之交通工具,公眾性獨木舟服務部落族人,最多能承載5 ∼ 6 人,而供家戶使用或捕魚家戶個人使用的獨木舟則較小,僅容納1 ∼ 2 人。中華民國政府主政之後,禁止族人上山砍伐樹木,傳統獨木舟刳挖樹幹製作的技術逐漸少見、失傳,取而代之的是以木併版製成之獨木舟。
◎杵音每年農曆7 月的最後一天晚上,部落婦女們聚集於袁姓頭人家進行「舂石音」儀式,一方面也是為召喚此刻於山上狩獵的男性回部落的信號:「祖靈祭和豐收季節」來臨,該回家了!杵音源自於早期農耕生活,木杵原先是族人用來去除穀物外殼的工具,其敲擊在石塊所發出的清脆聲響此起彼落,形成悅耳的音階和自然旋律,後來則慢慢演變成表演的形式。現今,處於觀光產業開始蓬勃的日月潭,杵音仍然是邵族著名的展演重點,旅客遊覽最重要的行程。
4. 建築
◎祖靈屋每年農曆8 月的祖靈祭,如遇有族人願意擔任「pariqaz(主祭者)」,此年即為大過年,大過年的祖靈祭儀為期約20 餘日;如果無人願意擔任主祭者,稱為小過年,一般為期約4 ∼ 5 日。大過年時,族人們會在祭儀初程搭建祖靈屋,作為重要儀式,祖靈屋建材為竹子、木頭、茅草等,以就地取材為主,並以農作穀物、獵物獸骨等裝飾祖靈屋。祖靈屋約二至三坪,屋內放置酒甕、被毯,並在火塘裡升火,供祖靈取暖。祖靈祭中程,由高交、陳氏長老帶領族人們恭迎最高祖靈(日月盾牌)進入祖靈屋,女性禁止觸摸。祖靈祭期間族人每晚在祖靈屋前的廣場吟唱傳統歌謠與舞蹈,遇有月事和懷孕女性不得進入祖靈屋。祖靈祭完成後,祖靈屋隨即拆除,是一臨時性之祭儀建築。
◎家屋 邵族傳統家屋 邵族一百年前的傳統家屋平面格局為矩形,生活以三腳灶的火煻為中心,兩坡式的屋頂上覆蓋蓁草,剖竹編造雙層外牆、穀倉設置於室內,生活起居與農作功能存在於同一居室。興建傳統家屋時,以部落族人集體協力、男女分工完成。日本殖民統治時期邵族人被集體遷村至現今伊達邵部落之後,生活受到漢族影響甚重,家屋型式也跟著改變。以往族人普遍使用土埆磚造及瓦片,至中華民國政府主政後,家屋幾乎皆以鋼筋水泥、鐵皮等建築而成。無論時代如何演變,自早期至現今,族人於新居落成時,都要隆重地邀請女祭司到家中祭拜祖靈籃,請該戶祖靈入屋。
1. 氏族組織邵族為父系社會,以氏族為單位與其他氏族通婚,早期以族內氏族通婚為主,近年來與他族通婚的現象逐漸普遍。氏族除了是婚姻單位外,也是邵族的親屬單位,氏族由同樣姓氏者組成,通常為特定祭祀團體成員,在祭典中有不同的角色分工。邵族現在有七個漢族姓氏:袁、石、毛、陳、高、筆(白)、朱(丹),每個漢姓都是從氏族名稱轉變而來,取原姓氏之發音與意義;像是袁姓是Lhkashnawanan 氏族,取其wan的諧音,故漢姓「袁」;石家是Lhkatafatu,fatu是石頭的意思,故漢姓「石」。
2. 部落組織伊達邵部落目前仍保有二位頭人系統,分別為袁氏和石氏之家族,頭人為長嗣世襲製,平時排解族人間的糾紛,並執行部落會議和長老會議所議決的事務,在傳統歲時祭儀時更扮演著主持儀式的重要角色。
雖然邵族文化在歷史演變過程中早期就與外族接觸,但是至今仍然維持嚴謹的祖靈信仰,並完整遵循每一祭典儀式的禮俗規矩。而生活中,邵族人同時也信仰漢族道教或西方基督宗教,家屋內道教神像、十字架等與祖靈籃共同存在,呈現多元宗教信仰平行存在的現象。
1. 祖靈信仰與祖靈籃
祖靈籃內裝有祖先遺留之衣物與飾品 邵族宗教以「祖靈」信仰為核心,包括最高祖靈與氏族祖靈;最高祖靈住在拉魯島(Lalu)上的茄苳樹,是一位男性的神,氏族祖靈則是每一個氏族的始祖。邵族人相信祖靈的存在,每家戶都有一個祖靈籃,內裝有祖先遺留之衣物與飾品。傳統祖靈籃都懸掛在家屋內左、右側牆壁上。現今,族人因為接受漢族信仰,而將其供奉置於神明桌上祖先牌位的位置或旁邊。邵族的各項傳統祭典都會準備米酒、飯、麻糬等祭品祭拜祖靈籃。除了傳統祭典,舉凡關於人的生、老、病、死之生命禮俗,甚至搬家、買車⋯⋯等等生活小事,都必需請女祭司到家中祭拜祖靈籃,向祖靈稟報,並祈禱好運勢的到來。
◎女祭司(先生媽)
負責祭拜Ulalaluan(祖靈籃)的女性專業祭師,被稱為「Shinshii(女祭司)」;女祭司的職責是做為族人與祖靈之間的重要媒介,並且負責服侍最高祖靈和氏族祖靈,主導各項傳統歲時祭典與其他儀式,是邵族社會中,文化和母語最重要的傳承者。目前伊達邵部落有五位女祭司,其工作為終身職,非常辛苦。這個終身為族人奉獻的工作,必需符合 (1) 結婚生子、(2) 擔任過祖靈祭之主祭者、(3) 丈夫健在並有子嗣等條件,才能發願、通過拉魯島最高祖靈認可儀式,成為女祭司。
2. 氏族祖靈祭
日月潭的伊達邵部落,由原來居住在不同部落的各氏族組成。每年農曆6月25 日,氏族頭人的後裔要各自到氏族祖靈地去祭拜祖靈,目前袁姓、石姓等氏族頭人仍按照傳統方式,每年乘船至舊部落處祭拜祖靈。當船行駛至距離舊部落約500 公尺處,沿著潭邊,頭人開始一一呼喚祖靈的名字,到達祭祀地點後,以酒糟召請祖靈前來,再將剝殼後的雞蛋擺放於祭壇,酒壺中剩下的酒吊掛在樹幹上,供祖靈繼續享用。
3. 狩獵後祭(白鰻祭)
每年7 月1 日邵族人會進行狩獵祭,目的在於向祖靈祈求獵物豐收順利。族人們將自家的祖靈籃分別放置於袁、石頭人二家,由女祭司主持儀式,到狩獵祭祭拜祖靈籃儀式半程時,女祭司將祭拜過的雞肉食完,骨頭要丟棄於水溝中讓水流走,否則獵狗吃了會變懶惰,無法追趕獵物。 7 月3 日舉行狩獵後祭(白鰻祭),每戶族人必須準備糯米糕製成之鰻形麻糬作為祭品,突顯出漁獵在邵族生活文化的重要性,且因日月潭的白鰻魚生命力非常強韌,亦藉此請求祖靈庇佑族人的生命力如同鰻魚一般堅韌。上午,儀式結束;下午,鰻形麻糬被切成兩段,頭部由各家各戶領回,尾部則放置於二位頭人家;當晚,全體族人會先後到袁、石二位頭人家飲酒,共同分享祭儀完畢的白鰻麻糬。
4. 祖靈祭
農曆8 月1 日開始,即是邵族人的祖靈祭(過年)。每年的祖靈祭隨著有無「Pariqaz(主祭者)」的產生而分為小過年(無主祭者)與大過年(有主祭者)兩種。若是小過年,女祭司祭拜祖靈籃後,各家戶飲酒後即結束,從農曆8 月1日至8 月4 日,大約4 日。如果是大過年,農曆8 月4 日搭建祖靈屋,部落族人每晚會在祖靈屋前,由陳氏、高氏長老帶領族人吟唱歌謠、舞蹈,為期將近一個月之久,各氏族長老專司各工作性質,由部落長老會議決定。祭典按照儀式的時段,可分為舂石音、除穢祭、陷獵儀式、蓋祖靈屋、牽田儀式等五個重要階段。
◎舂石音
農曆7 月最後一天的晚上,婦女會到袁氏頭人家敲打杵音、敲擊竹筒,通知在遠方工作與山中狩獵的男子回家團圓。 婦女敲打杵音,通知男子回家,此晚男人回來不能與女人接觸,隔天男性族人至毛氏祭司家參與除穢儀式
◎除穢祭
男性族人全體集合至毛氏祭司家屋前參與除穢儀式,同時長老們商討今年度祖靈祭事宜;女性禁止參加。女祭司於陳氏長老家屋前舉行祭拜祖靈籃儀式,集體祭拜完畢,再到各家戶單獨祭拜祖靈籃儀式。晚間,全體族人至毛氏祭司、袁氏頭人、石氏頭人家屋飲酒。
◎陷獵儀式
長老帶領青少年至部落後山教導各種獵物陷阱製作。女祭司於陳氏長老家屋前,以shupak(甜酒糟)祭拜祖靈。此日,是祖靈祭主祭是否產生之關鍵。祭拜祖靈儀式完畢,由高氏長老家屋開始飲酒、然後再輪流至其他每戶族人,同時也感謝女祭司整年度之辛勞。
◎蓋祖靈屋
如有主祭產生,表示該年為大過年,族人們會在陳氏長老或高氏長老家屋前(長老會議決定位置)共同搭建祖靈屋,並由女祭司祈福祭儀。
◎牽戲儀式
祖靈屋搭建後,每晚族人會輪流於高氏長老、陳氏長老家屋前聚集,由長老領唱與教導年輕族人祖靈祭歌謠和舞蹈。祖靈祭歌謠具有神聖性,平日禁止隨意吟唱。
詳細儀式分為以下階段: ● 前半段(8 月5 日至10 日)Shmaila 稱「做大戲、唱祭歌」給祖靈聽。 ● Minfazfaz 迎最高祖靈至祖靈屋(8 月11 日)。 ● Manqatubi 在部落中「踩街趕煞」繞境(8 月12 日至21 日)。 ● 最高祖靈巡各邵族家屋(8 月22 日至23 日)。 ● 拆祖靈屋(8 月28 日)。最精彩的邵族大過年儀式為「Minrikus(最後祭)」儀式,熱鬧非凡、通宵達旦,歌聲不絕於耳。當部落裡每戶族人家都完成最高祖靈祈福後,已經是隔天清晨接近中午時刻。隔數日,女祭司祭拜完祖靈屋,送走祖靈後,會將祖靈屋拆除、火燒,代表整個祖靈祭儀式圓滿完成。註記:以上時間以農曆為主,大過年確切日期由頭人、女祭司、氏族長老討論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