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撒奇萊雅族

  • facebook icon
  • twitter icon
  • line icon
  • plurk icon
  • 列印
  • 回上一頁

族群影片

族群簡介

撒奇萊雅族的民族歷史與文化當中,以清光緒4 年(1878)年達固部灣事件(加禮宛事件)的影響最大,在民族服裝色彩與火神祭典當中,除了有弔念祖先與歷史事件的意義外,也再次凝聚族人的民族認同。

美麗的家園

撒奇萊雅族(Sakizaya)的傳說中,祖先由海外遷入東部後落腳花蓮平原,在十七世紀荷蘭、西班牙的紀錄中,就曾經出現過。十九世紀末期,清朝開始積極經營東部與山區,進駐花蓮平原後,因為官兵態度蠻橫、處事不公,侵擾各原住民族的生活,導致撒奇萊雅與噶瑪蘭族聯合抵禦,在清光緒4 年(1878)發生了稱為「達固部灣事件」(加禮宛事件)的抗清戰爭。本次戰爭造成撒奇萊雅族人傷亡、部落遷居、語言與文化隱匿一世紀之久,深刻衝擊撒奇萊雅族人的傳統文化。撒奇萊雅人受到加禮宛事件的影響後,族人流散、遷徙並沉寂隱匿一世紀,期間因為多居住在阿美族部落中,與阿美族互動密切,逐漸模糊原有的主體文化。

二十世紀部落邁入日本殖民統治時期,人類學者將撒奇萊雅族的社會文化特質,視為阿美族文化的一部分。二十世紀末期,撒奇萊雅人由歷史脈絡中理出文化特質,除了表現在民族服裝與火神祭典當中,並推動民族自覺的文化運動。民國96 年(2007)成為官方公告承認的原住民族。撒奇萊雅族人以花蓮平原為主要分布地點,之後因「達固部灣事件」政權轉移而使社會環境急遽改變,除在花蓮平原中移動外,也在花東縱谷、海岸等地建立部落。

目前,撒奇萊雅族人數較多的部落,有新城北埔(Hupu’)、花蓮市國福里(Kasyusyuan)、國福社區(Cupu’)、美崙(Pazik)、撒固兒(Sakul)、瑞穗馬立雲(Maibul)、壽豐月眉(’Apalu)、鳳林山興(Cilakayan)、壽豐水璉(Ciwidian)與豐濱磯崎(Kaluluan)等為主。近年來,因為整體社會經濟發展的變化,也有不少族人遷往大臺北都會區。

生活圖像

1. 產業與飲食

撒奇萊雅族人傳統產業可分為農業、漁業、狩獵三個主要類別。傳統農業以小米種植最為重要,十九世紀後因為與噶瑪蘭族人接觸,族人開始學習水田耕作技術,水稻耕作面積逐漸增加。漁業以撈捕沿海與河川中的魚類、貝類為主。花蓮平原因年末時會有候鳥類棲息,因此也有狩捕鳥類的風俗。稻穀類的農作物成為主要糧食作物,加上採集的野菜、狩獵所獲的獸肉,提供了族人營養來源。 以竹木、茅草為主要材料的傳統家屋

2. 建築

撒奇萊雅族人的家屋基地,四周多種植檳榔樹或刺竹作為區隔,並留有前庭方便曬稻米、穀物,家屋主體以生活起居的主屋為主,再於主屋旁搭建副屋,作為烹飪、儲藏之用,主、副屋之間由屋簷下進出。主屋為生活起居功能,屋頂用茅草搭建,中間高起、前後低下以利排水。屋體約有三間開闊的寬度,開一門作為出入口,進入家屋後有大廳,大廳設有祖靈祭祀的臺座,是與祖靈分享酒與食物時所用,平時放有杯子。大廳兩側有臥房,臥房以籐、竹或管蓁作為床墊鋪設於高腳床上。撒奇萊雅族的屋舍,建築工作由男性執行,以竹木、茅草為主要材料,建築工作進行前,由可溝通神靈的mapalaway 進行建屋的祈福儀式。目前屋舍建築材料以現代材料與形式漸多,但是內部隔間擺設與祭祀祖靈的臺座設置,仍具有民族特色。

3. 服飾

撒奇萊雅族人的服裝是在民國96 年(2007)文化復振運動之後,為了與阿美族區隔而由本身歷史事件與傳說所創作生產的服裝,特別具有歷史文化的意義。撒奇萊雅族的服裝在形制上有帽飾、上衣、背心、綁腿、檳榔袋等,男子年齡階級服裝分為背心與綁腿褲兩件,服裝色彩使用暗紅色與土金色系為底色,象徵不同的歷史與文化意義。

● 土金色:代表土地有心、土地有金,且重回故土。

● 暗紅色:代表祖先犧牲生命,鮮血流乾,具有追悼先祖的意涵。

● 藏青色:代表百年來與阿美族的生活情誼。

● 墨綠色:用守護部落外圍的刺竹,代表年齡階級與民族精神。

● 沉黑色:代表部落與祖靈。

● 山棕色:記取歷史事件後的逃難精神,勉勵族人不畏艱難。

● 珠白色:代表眼淚,象徵百年來民族隱匿之委屈。

撒奇萊雅族男女服飾 撒奇萊雅族服飾上的顏色皆有其獨特的意涵

4. 歌舞

撒奇萊雅族的音樂與舞蹈,與自然環境及生活作息共存,擁有不同類型的歌謠與舞步。撒奇萊雅族聚會吟唱歌謠時,常由長者帶領吟唱歌謠,年輕人跟隨長者的帶領而進行應聲答唱,並變化舞步;這種歌舞模式,有著長幼之間的社會倫理關係。撒奇萊雅族的歌曲中,有不少襯詞演唱的歌曲。襯詞歌曲是指歌詞上常用無字義的音節,結合成旋律吟頌,並在特定場合透過共同吟唱而產生社會性意義。撒奇萊雅族人目前生活中的歌謠與舞蹈,有些具有噶瑪蘭族風格,像是〈捕魚歌〉、〈婦女豐年祭舞歌〉等;有些是學習阿美族歌謠,像是〈除草歌〉;部分歌謠仍然保有撒奇萊雅族民謠風格,像是〈那魯灣婦女跳舞歌〉(又稱為〈那魯灣情歌〉),這首歌曾經風行一時,甚至改編成為流行歌曲〈臺灣好〉。這些撒奇萊雅族人生活中的歌謠,從功能意義上來說,有祭典儀式時的「祭儀歌謠」,具有娛樂、溝通與教育等多方功能的「工作休閒歌謠」,以及具有民族與時代意義的「社會歌謠」。

◎祭儀歌謠 豐年祭樂舞表演 撒奇萊雅族祭典時的演唱方式常以領唱、答唱交替的應答式唱法為主,並出現低音式的複音現象。祭儀歌謠主要有撒固兒(sakul)部落的〈豐年祭舞歌〉(lalikit),這幾段歌曲每段都有相應的舞蹈動作,邊吟唱邊變換步伐。這些步伐是搭配祭典歌曲,且僅在豐年祭時才採用,因此族人認為是祭典儀式步伐,比休閒娛樂時的舞蹈更具有莊嚴性。

◎工作休閒歌謠工作休閒歌謠包含工作、休閒時唱的歌曲,這些歌謠列舉如〈捕魚歌〉、〈除草歌〉、〈那魯灣婦女跳舞〉、〈鄉親休息吧〉、〈飲酒歌〉、〈揹小孩歌〉、〈農人休閒歌〉等,說唱故事的歌曲則有〈背袋之歌〉、〈放牛老人〉,以及婦女在豐年祭時唱的〈跳舞歌〉、〈歡迎歌〉等。

◎社會歌謠社會歌謠是因應當代社會變遷,為強化族人認同而編創的歌謠,具有強烈的社會時代意義,像是〈我們都是一家人〉(Nay takoboan ko loma’a no ma ko/Oloma kita mamin)、〈撒奇萊雅傳統生活歌〉(Sakizaya a dadiw)、〈勤奮的撒奇萊雅族人〉(Maylayan a sakizaya)等。

5. 語言

撒奇萊雅族因為達固部灣事件的影響,使得部落遷移、族人分散,以致撒奇萊雅語的使用機會降低,並因隱匿於阿美族裡,在語言中加入、借用許多阿美族語彙,但仍然具有語言上的獨特性。

祖先的規範

撒奇萊雅族的社會制度,有母系婚姻與年齡階級制度兩者,母系婚姻聯繫家族關係,年齡階級則連結男子社會關係。日本殖民統治時期通婚對象開始改變,與阿美族人通婚比例變高;近年則與漢族接觸日漸頻繁,通婚比例也開始增加。

 1. 母系社會

暗紅色上衣與土金色背心,代表婦女延續血脈、保護家園 撒奇萊雅族早期的婚姻以母系婚姻為主,結婚前男子為女方準備好薪材,雙方家長同意後,男方入住女方家。二十世紀的日本殖民統治時期以前,撒奇萊雅族人的婚姻對象以族內通婚為主;日據時期之後,與阿美族人通婚的比例逐漸變高。民國70 年代(1980 年代)之後,因整體社會經濟轉型,族人和其他族群接觸日漸頻繁,與漢族的通婚比例也開始增加。

2. 年齡階級撒奇萊雅族的男子,按年齡成長略分為兒童、青年、成年與老年幾個階段,進入青年階段後會成為年齡階級成員,需要負擔防衛、產業與勞動等公眾事務,並且在各項祭典與儀式中扮演重要角色。男子在15 歲以前屬於稱為wawa 的兒童,13 歲之後進入青年前的預備階段,因為即將要成為年齡階級成員,必須參與階級中屬於未成年組的培訓活動,像是開始住在青年集會所裡,服從高等階級的命令與訓練。男子成為年齡階級成員後,按照9 到12 級的年齡階級依序晉升。晉升階級由傳統領袖、長老與青年幹部討論後決定,並於祭祀萬物創造大神Malataw 後確立。撒奇萊雅族的男子年齡階級名稱採用循環使用制度,目前撒固兒(Sakul)、馬立雲(Maibul)、磯崎(Kaluluan)、水璉(Ciwidian)部落仍有年齡階級制度運作。撒奇萊雅族年齡階級制度為八年一階層,從13 足歲至77 足歲以上,都有其階級名稱及意涵。

風俗民情

撒奇萊雅族的傳統信仰相信萬物有靈,超自然力量無所不在,而與超自然力量的溝通要透過能與神靈溝通的mapalaway 進行。傳統神靈可略分為萬物神(Malataw)、守護神(Dungi’)、祖靈(Ditu nu babalaki)跟自然界的靈(Ditu),各有執掌跟祭祀方式,近年來因為族群接觸與宗教傳播的因素,也有族人信仰漢族宗教、基督宗教。

撒奇萊雅傳統神靈觀念影響了族人的生活與健康,發展出農耕相關的播種祭、收成祭、豐收祭、收藏祭與祈雨祭,還有祭祀河川海神的祭典。這些祭典儀式按照撒奇萊雅族人的pasavaan(春)、ralud(夏)、sadinsing(秋)、kasinawan(冬)四季觀念依序進行。播種祭在年後農曆2、3 月間,海神祭則在農曆5、6 月間,豐收祭在收穫後的農曆8 月,收藏季則在年末進行。這些農耕祭儀因為社會環境的變化,已經逐漸簡化,目前以豐年祭為固定辦理的祭典儀式。 1. 農耕祭儀傳統農耕祭儀以小米為中心,因此發展出根據小米生長季節而產生的播種祭、豐年祭、收藏祭。小米農耕的相關祭典因為經濟與糧食作物變成水稻,辦理時間逐漸改為配合稻米收穫工作進行。

◎播種祭(mitiway a lisin)在農曆2、3 月間,由播種祭召集人cilisinay 召集進行。播種祭除祭祀造物神Mapalaway 外,以進行播種為主要工作,播種後男子前往捕魚並聚餐。餐後各戶準備小米或狩獵物給本次播種活動召集人,以表達工作圓滿之意與謝意。目前播種祭典已有一段時間沒有舉行。

◎豐年祭(kailisinan)豐收祭典於小米收成後進行。小米在收割的時候,就要編織山棕葉來綁小米穗,並準備糯米年糕、酒、檳榔放在門口,由神職人員Mapalaway 分配給家中有成員傷亡的家庭,稱為patongi’。patongi’ 之後,才開始舉行malaliki’,族人著正式服裝由傳統領袖帶領進行祭祀,感謝創造之神Malataw 護佑農作收成。祭典最後以慶祝餐會paklang 作為結束,也就是前往捕魚後,將魚獲搭配糯米飯進行的會餐。

◎收藏祭(musinga’)小米或旱稻收割後,由各家決定午後的入倉時間,入倉後,要做tunu’(撒奇萊雅族稱為tunu’)(糯米團)來祭拜作物神。

◎海神祭(mila’dis)農曆5 月到6 月間進行,由傳統領袖主持,祭祀萬物創造神太陽神(Malataw)與河川海神(Kavit)。海祭的辦理時間,傳統上按照天候氣象決定,目前則以國農曆來作為辦理時間。祭拜海神Kavit 使用小米糬、米酒、香菸跟檳榔作為供品,結束後則下海捕魚,同時代表著捕魚季節的開始。目前海祭祭典在磯崎(Kaluluan)部落仍持續舉行。

2. 火神祭典(palamalan a lisin)火神祭以光緒4 年(1878)加禮宛事件為祭典核心概念,屬於跨部落的全族紀念性活動。加禮宛事件發生時,達固部灣部落(Takubuan)是當時最大的部落,部落外圍種有刺竹防禦。清兵因刺竹隔離而無法接近部落,最後引火射箭攻擊,造成部落茅草屋燒毀、族人傷亡。之後,族人因分散各地而無法祭祀事件中傷亡先祖。撒奇萊雅族因遭歷史事件的祝融吞噬,而致民族文化發展受挫。歷經一世紀後,族人以火神祭典弔唁祭祀傳統領袖夫婦以及在加禮宛事件中犧牲的族人。火神祭典除了紀念歷史事件外,更具有凝聚民族認同的意義。火神祭典的儀式有:一、迎神,二、祈福,三、繞境,四、祭神,五、送神。

◎迎神(Di’tu)迎神的目的是燃煙告知神靈與祖靈。燃煙儀式之後,由五色使者持火把繞行達固部灣部落(Takubuan),並在定點進行招喚祖靈到會場。等到祖靈陸續進入會場後,接著迎請火神進入會場。

◎祈福(milunguc)祝禱司與五色使者在會場中六個地方,讓族人繞行並接受消災祈福儀式。

◎繞境(misaliyuk)青年階級成員按照加禮宛事件中的避難路線巡禮繞行。會場中則引唱豐年祭中的〈召集舞 u-u-u-〉、〈迎神曲〉與〈豐年祭勇士舞〉等歌曲,其中火神祭(palamal)中的〈召集舞 u-u-u-〉被當成火神祭典主要的頌神曲。 祭神時繁盛豐富的祭品

◎祭神(mibetik)族人吟唱祭歌頌神曲〈u-u-u-〉,接著以檳榔、荖葉、糯米糕、小米、生薑、酒、刺竹、鹽等進行祭祀,並藉由風車、煙、陀螺、陶壺、陶杯等媒介物轉化給天地祖靈。祭祀祖靈儀式結束後,則引火燒化火神祭壇。

◎送神(padungus tu Di’tu)由撒奇萊雅族主祭者宣達旨意,主辦部落主祭、火神使者及部落傳統領袖帶領祭眾族人領唱祭歌並繞行祭壇。